1、我国化肥用量过大。根据历史资料记载,1987年我国农用884万吨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5年我国化肥用量6022.60万吨,这还是化肥用量增长速度首次降到1%以下的结果。
2、土壤基础地力普遍偏低。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基础地力偏低20-30个百分点。目前,我国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在2.5%左右,且存在明显分布不均的现象(全国农机推广服务中心《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基础养分数据集(2014-2015)》)。
3、土壤酸化速度加快。如今,人类不合理使用化肥,导致20~30年土壤pH值平均下降一个单位,而土壤自然酸化约300万年下降一个单位。土壤PH值每下降一个单位,重金属镉的活性就会提升100倍,增加骨痛病等疑难病症的患病风险。
4、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。土壤对化肥的依赖,就像“吸毒”一样,越来越“上瘾”。十年前,老百姓就有口头禅,不吃“白面面”(化肥),地里不长田。可见,土壤板结→增施化肥→为了增产→重施化肥→土壤再板结……,土壤种植结构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。
5、土壤危害加“深”。研究发现,深层土壤污染比浅层污染更明显,深达地下20米。这是几十年累积的结果,而治理的时间可能更长。
6、测土配方不适合中国国情。2005年起,我国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。实践证明,这种举措与我国一家一户分散经营、地块小、养分空间变异大的基本国情不符。每年投入十几亿的测土配方施肥,对18亿亩耕地而言杯水车薪,效果不大。
7、有机肥隐患重重。农作物秸秆、畜禽粪便、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工农业生产中废弃物转化有机肥,受到工艺技术、生产成本、安全转化等多元条件限制,主要是重金属、抗生素、病虫和有害菌种、放射性物质严重超标。
8、土壤失去储碳控碳能力。腐植酸是土壤的碳库,约占土壤碳的80%。化肥及农业强烈耕作导致土壤结构破坏,土壤腐植酸基本耗尽,其储碳控碳能力减弱甚至丧失。科学研究表明,土壤中释放的碳正在加快全球变暖,并复合工农业大量有害气体排放,已成为“雾霾”的重要推手。